师资队伍INTRODUCE

上海戏剧学院

吕岩

1974年出生,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戏剧学院戏剧表演博士。现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师从著名资深教授尤里·瓦西里耶夫,进行了大量的表演实践和研究,参加多次世界表演教学研讨会。发表论文《俄罗斯当代表演研究》、《梅耶荷德身体训练法》,现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导演作品有:《女仆》、《罗密欧与朱丽叶》、《房间》、《等待戈多》、《布尔加科夫医生》、《奥赛罗》、《渴求》、《萨勒姆的女巫》、《雷雨》、《地质师》等。

演出经历有:话剧《蛾》、《伊库斯》、《欲望号街车》、《借我一个男高音》、《北京人在纽约》、《日出》等。电视剧《草地、蓝天、白云》、《爱情帮你办》等。

配音:在大型美国迪斯尼动画片《阿拉丁》中为阿拉丁配音。

赵艳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声乐讲师,上海音乐家协会声乐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主要从事表演系音乐剧声乐专业教学及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声乐教学。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声乐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担任声乐专业教师。2009年获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艺术硕士学位,成为我国首届MFA研究生。

她曾在全国艺术新人选拔大赛中获青年组民族唱法金奖。获得过上海市高等院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在上海市教师之歌原创歌曲比赛中获独唱,重唱金奖。曾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连续三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并获好评。在亚洲音乐节歌手比赛中担任评委。并多次在北京,上海及宁波,青岛等地演出及举办音乐会。

发表论文《浅谈音乐剧的发声教学》《漫谈音乐剧》《论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音乐剧发声方法教学心得》《音乐剧声乐教学的探索之路》《音乐剧声乐教学研究》《音乐剧演唱的探讨与研究》等文章。教学论文《尽心雕琢 用心歌唱》发表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梦开始的地方》。独立编著《声乐教学训练教材》。2007年被派往日本四季剧团进行音乐剧教学演出学术交流.多次参加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教学与创作研讨会。目前主要从事音乐剧的声乐专业教学与研究及话剧影视专业的声乐教学。

马玥

文学硕士,200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2010年戏剧戏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Yale School of Drama)专项研究生,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导、表演艺术与教学。

讲授的课程:《表演基础训练》、《英语正音》等。

导、表演创作:独立执导话剧《与奋斗有关的日子》、《绝杀》、《失踪俱乐部》。并参与创作第七届上海双年展项目——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新媒体观念舞蹈《文明•图腾》、话剧《情书》等。曾出演话剧《请君入瓮》、《与奋斗有关的日子》等。

学术论文:《基于莎士比亚戏剧的导演与表演教学研究——以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为例》、 《戏剧是向社会的发言——Last Year, Watching Plays in New York》、《我们的故事我们做主——谈爱情励志喜剧“与奋斗有关的日子”》、《浅析张爱玲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独特性及其在戏剧影视中的体现》。

国际交流:2007年,赴台湾参加由台北艺术大学主办的“两岸戏剧教育教学研讨暨表演观摩座谈”;2008年,赴意大利参加由美国La Mama实验剧院举办的“第九届La MaMa国际研讨和工作坊”。

王洋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讲师,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外聘教师。主要从事表、导演和台词教学。 博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硕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在英国牛津大学BADABalliol学院学习莎士比亚戏剧。

导演的话剧作品有《浮士德》、《灵魂的夜》。

参与导演的影视作品有《桃花扇》、《荀慧生》。

主演话剧作品有《家》、《背叛》、《谁动了我的奶酪》。

影视剧有《年轮》、《红颜霓裳梦》等。

张佳蕾

1977年1月出生,文学硕士,讲师。199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获学士学位。讲授的课程:《表演基础练习》、《导演元素练习》、《导演片段练习》、《多幕剧演出创造》。

导演创作:话剧《罗生门》、《上海作女》、《四川好人》。

2003年上海市“阳光大地歌咏比赛颁奖晚会”获当年上海市文广集团大奖,长期担任电视节目《东方新人》的编导,执导的小品多年获得上海市学生小品比赛的金奖。

学术专著与论文有《浅谈中西传统戏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当代校园戏剧研究》。

潘雨

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获电影导演创作与理论研究专业硕士。2010年至今就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博士研究生。讲授的课程有《影视导演基础》、《视听语言》、《影片分析》。

个人作品有:

高清数字长片《绑的就是你》 导演/编剧 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

35 mm胶片短片《感情生活》 导演/编剧 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

短片《24小时之恋》 导演/编剧 北京电影学院出品

短片《跟踪》 导演/编剧 北京电影学院出品

短片《寂寞海岸》 导演/编剧 北京电影学院出品

短片《十年之约》 导演/编剧 北京电影学院出品

发表作品有《导演思维的创造性培养——谈元素训练在短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七艺术的舞台——新世纪导演教学论文集》作者之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想象到构筑的距离》,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北京电影学院2006届毕业联合作业创作集》作者之一,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2007年;《我在电影大本营》,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年;《时光留影——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访谈录》,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年;《一种情怀、一种力量、一种触动——访导演张建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影像背后——访《可可西里》摄影师曹豫》,《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孟小军

1972年出生。1985年进入福建省艺术学校就读舞蹈专业。1991年中专毕业进入福建省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1993年担任歌舞团首席舞者,获福建省优秀演员奖。1995年辞职考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就读现代舞专业,在校期间曾获专业一等奖学金,学院优秀编舞奖,1999年被学院委派至北京市教委负责北京市大学生艺术节评选工作以及建国五十周年北京天安门国庆晚会筹委会工作。1999年底分配至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担任教师。在职期间同时也为上海市舞蹈学校和上海市歌舞团教授现代舞,但是更主要的工作还是为专业或非专业舞团或个人创作舞蹈作品。在上海这几年的独舞作品包括:《种子》、《远行》、《戏中人》、《单人房双人床》、《飘》等。群舞作品有《混子》、《爵士丽影》、《鼓魂》、《细雨》等。

杨佳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讲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硕士学位。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员,中国音乐剧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理事。

主讲课程:音乐剧表演专业表演课,戏曲音乐剧表演专业表演课

艺术经历:曾在日本四季剧团工作过三年,期间主演百老汇音乐剧《狮子王》、《美女与野兽》、《西区故事》、日本原创音乐剧《想变成人的猫》等,主演中国原创音乐剧《长河》、《上海夫人》。演出的话剧、电视剧有《为了狗与爱情》、《哈姆雷特》、《保尔柯察金》、《威尼斯商人》、《石榴的悬疑人生》、《九翠》等;策划并主演《中外名曲演唱会》;《寻梦之歌》晚会;导演并主演经典音乐剧晚会《今夜我们要登台》、《有一片乐土属于我们》。

奖励与荣誉:曾荣获“北京市青年演员汇演北京戏剧青年大奖赛表演一等奖”;曾荣获中央戏剧学院第一届校园小品比赛“优秀表演奖”“最受欢迎奖”等五项奖项;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理事”;曾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 文化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国艺术人才选拔活动”中被聘为表演类评委。

科研与创作:在《中国音乐教育》刊物上发表系列论文《走进音乐剧》七篇;近期研究课题为“上海高校优青科研专项基金项目”——《音乐剧史论教学研究》;撰稿并主讲网络精品课程《精品音乐剧》。上海市科研项目《音乐剧课程的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

主编教材:《经典音乐剧唱段解读》;《音乐剧参考图书索引》;《音乐剧表演概论》(合编)。

刘婉玲

1989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现任表演系台词老师。自毕业留校任职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先后参加表90、表92、表93、表95、导97、表01、表03、表05的台词教学。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将舞台艺术和影视表演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摆脱了一成不变的教材式教学,给予学生较大的创作空间,对学生日后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86年曾代表中国大学生艺术代表团应日本外务省邀请东渡日本进行艺术交流。1992年代表中国艺术友人参加新加坡第二届艺术节并主演话剧《公用厨房》。1996年随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前往台湾国家戏剧院表演话剧《OK 股票》。2003年作为上海戏剧学院代表团成员赴罗马尼亚与多国戏剧院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主要话剧作品:《ok股票》、《公用厨房》、《开放夫妻》、《凤花梦醉星期天》、《无事生非》《最后的瞬间》、《大马戏团》、《卞昆岗》、《十月西行》、《天堂的风铃》、《仲夏夜之梦》、《猎狼》、《阴影》、《十五庄离婚案》、《少帅传奇》。

主要电影作品:《股市婚恋》《三毛救孤记》

主要广播剧作品:《青菜萝卜交响曲》、《走过冬天》分别荣获97年06年中国广播剧奖连续剧一等奖。并为数百部中外影视配音。

获得奖项和奖励:1993年获上海市首届十佳青年优秀演员提名奖; 1994年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同年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提名。1995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01获年度优秀教师奖。

刘宁

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院表演系,同年任教于表演系台词教研室,现任台词教研室主任。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其间参加了82级表演进修班(该班学员有李幼斌等)、内蒙古表演班(该班学员有娜仁高娃、图门、巴音等)的台词教学工作,主持了表演系86级(该班学员有陈红、于慧、施大生等)、89级(该班学员有周杰、任程伟等)、95级(该班学员有陆毅、薛佳凝、田海蓉等)、97级(该班学员有佟大伟、李琳)、99级大专班(该班学员有宋佳、温阳等)、02级和95级电视节目主持人班(该班学员有陈蓉、吉学萍、王梓等)班级的台词课主讲工作。2000年7月到2001年7月,受学院派遣,作为访问交流学者应邀赴台湾国立艺术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艺术语言研究与训练》的课程授课工作。2004年5月至6月,受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委托,率团赴墨西哥参加年度国际戏剧节展演交流活动。99年任表演系台词教研室主任,02年任表演系副主任。

王苏

王苏,表演系副教授。1982年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6年毕业,分配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任台词教师。前后担任了表演系十几个本科班的台词课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剧演员。除台词基础教学外,还开设了《北方曲艺》《话筒前语言训练》等课程。1989年编写了《话剧语言基础训练教材》,2010年与刘宁老师一起撰写了《话剧语言训练教程》教材。在担任我院第四届藏族班台词教学工作中荣获上海市教委颁发的教育成果一等奖。

2011年以来,举办了数场以诵读为载体的个人《品读》会,在语言艺术上进行了一次新的探索与展示,赋予了朗诵这门语言艺术新的生命力。

1986年至今,从事了二十多年的影视剧及动画片的后期配音制作。作品有:动画片《奥特曼》《恐龙战队》《樱桃小丸子》,电影《半生缘》《人鬼情未了》,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步步惊心》等上万集部影视作品。

金家驹

金家驹,男,1951年生,197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设计专业,同年留校任教于舞台美术系,曾转教务处演出科任舞台设计,后任职于戏剧艺术研究所。现任教于戏剧文学系。

开设课程有《绘画·素描》、《绘画·色彩》、《西方绘画名家名作赏析》、《戏剧影视美术概论》、《布景绘制》、《民俗与时尚文化》、《中国原创文化透析》、《广告策划与创意》、《C1原理及运用》、《电视广告》、《广告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管理策略》、《公共关系与利益》、《平面·立体设计》。

1972年绘画作品、理论文章和著作陆续出版发表。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收藏。 1995年起曾应多个多家的文化部、教育部邀请作学术交流访问,也曾多次担任大型国际会议、国际展览的总体设计、大型音乐演出、戏剧演出以及电视剧的策划与设计,并为国内著名品牌、国际著名品牌创作广告社、电视广告策划和大型营销策划。

钱珏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编剧理论与写作专业硕士,在读表导演研究博士。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讲师。在校主要担任课程:编剧理论与写作(戏剧元素,独幕剧,大戏改编,毕业创作);演艺基础等。

艺术实践: 儿童剧《文学宝库》编剧(合作),1998年飞天奖特别奖;中韩合作电视连续剧《白领公寓》编剧(合作),并撰写同名小说。 话剧《花木兰》编剧,参演上海第二届国际小剧场戏剧节,日本Alice戏剧节,釜山亚洲戏剧节,获首届老舍青年剧作提名奖; 小说《幕天席地》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电视电影《阿珍与她的女主人们》编剧,参展上海国际电视节;现代舞剧《三生石》策划、编剧,参演上海第三届国际小剧场戏剧节,日本Alice戏剧节;小说《夜宴》作者(合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电视连续剧《春秋淹城》编剧(合作);话剧《弘一法师》副导演(合作);歌舞剧《羌风》编剧,2009年7月国家大剧院首演;人偶剧《八层半》编剧,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第六届儿童优秀剧目展演特等奖,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多媒体音乐剧《弘一法师》导演(合作),2009年11月上海大剧院上演;评剧《林觉民》编剧,2011年10月10日国家大剧院上演;湘剧《谭嗣同》编剧,2011年9月湖南大剧院首演;2012 湖南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第四届艺术节金奖第一名,参演2012全国优秀剧目展演;话剧《黎明1949》演出本改编,2011年9月,上戏剧院上演;话剧《柏阿姨的一天》编剧(合作),2012年6月上戏剧院首演.

陶非

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讲师。主讲课程:《艺术管理案例分析》、《文艺项目运作理论与实践》、《文化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

主要经历:

2003年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方向)本科

2009年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影视史论方向)硕士

2009年 论文《下沉与升腾 审视与重生——析西班牙当代小说〈垂直之旅〉》发表于《支部生活》

2011年 担任《草叶集——艺术创作与艺术管理》一书(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副主编,并发表《变革与创新——艺术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特征研究》、《教学互动的“社会文化案例分析”课程研究》(院级课题)

2011年 撰写《文化娱乐市场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一书中第四章《文化娱乐企业营销》

2012年 论文《互动教学中的教师角色与责任》发表于《上戏教学》(2012年第一期)

2012年 受上海市教委资助,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进修。负责翻译教材《文化艺术市场策划》(暂定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预计2013年出版)中第五章《表演艺术海外巡演的计划制定》及第六章《文化产业的国际营销(电影、出版、音乐产业)》

沈亮

博士,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党支部书记。1999年获得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和电影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化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影视、戏剧管理和教育方向的教学和实践。影视方面主要开设课程有《编剧基础》、《电影编剧》、《电影观念史》、《类型电影》、《电影美学》。出版教材《影视剧作的叙事艺术》,主要编剧作品有话剧《再见吧,妈妈!》,电视电影《烈火青春》,电影《扣宝和99条放生的鱼》。戏剧管理和教育类方面主要开设课程有《戏剧管理》、《戏剧市场营销》、《文艺活动策划和管理》、《戏剧教育心理学》。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全国艺术学科课题《上海大世界——都市化进程中的综合娱乐文化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美国非营利职业戏剧研究》。

彭勇文

彭勇文,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主任,2006年获人类表演学博士学位,2008-200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访学美国纽约大学(NYU),主要从事社会表演学、应用戏剧的研究和实践,如教育戏剧、培训戏剧和戏剧治疗等。

出版专著《戏剧与企业培训》,翻译国内首部戏剧治疗著作《躺椅和舞台:心理治疗中的语言与行动》([美]Robert Landy)。在人文与社科核心期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上发表《戏剧,员工创意训练的助推器》、《演练中成长:服务性企业的危机管理培训》,在《戏剧艺术》上发表《味匣子情绪训练法的跨文化应用》等论文。

开设的课程有“社会表演学与应用戏剧”、“教育戏剧工作坊”等,承担市教委创新课题“味匣子与教师情绪管理训练”、教科研课题“论坛剧在学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万传法

万传法,男,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期间曾先后任职于同济大学文法学院、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上海电影家协会、北京天行九洲影视文化公司、上海电影集团东方发行公司等单位,2009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工作。迄今,已出版个人专著有《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和美学:1978-2008》,译著有《黑泽明的电影》,主编或联合主编的书籍有《中国“星”批判》、《青年导演 影像力量》、《导演的大学气质: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毕业的电影导演比较研究》、《新世纪中国女性电影导演美学研究》等;担任副主编出版的书籍有《海上电影溯源》、《双轮美学: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等,参与策划或写作的书籍多部。发表论文约五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曾获得的奖项有:论文《对中小型国有电影厂在体制改革中的困境和前途的几点思考》,获第1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论文《中国当代电影的工业和美学:1978-2008》,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五届“学会奖”一等奖;论文《中国电影巨片生产的历史足迹》,获第1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论文《文化之痒与经济之痛:试论中国电影的现状与未来》,获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论文《上海市大学生电影观众群调查报告》,获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截止目前,曾参与的课题项目有:《中国当代电影史》(上海社科),《当代华语电影发展研究》(国家社科);独立负责的课题项目有:《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城市想像及现代性研究》(上海教委重点创新课题),《上海电影集团的制片与生产》(上海教委产学研),《中国戏曲电影研究》(戏曲学子项目)。在最近三年来,亦曾组织主持过两届“上戏影像年展”,展出影片20余部,获得广泛好评。

创作方面,曾参与编剧或制作的影视剧包括:《杨家埠的故事》(山东电影制片厂)、《少年侠义传》(20集电视剧)、《西楚霸王》(40集电视剧)、《单亲家庭的幸福生活》(中央6频道)等;曾参与编剧的动画片有:《无不想》(52集,中央少儿频道)、《赵氏孤儿》(26集)、《布袋小和尚》(52集)等;曾导演制作的专题片有:《电影中的上海》(8集,上海东方电视台)等。其中,电影剧本《刀舞·道》获2009年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剧本资助奖;52集动画片《无不想》, 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中国动画系列连续片提名;“白玉兰奖”最佳国内动画创意奖提名;担任文学策划的电影《天目》,入围法国维苏尔国际电影节参赛单元;52集动画片《布袋小和尚》,获第18届上海电视节亚洲动画创投会“优秀影片奖”;担任文学策划的电影《冬蝉》,入围2013温哥华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

周艳霞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声乐家协会。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1998年7月开始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从事声乐教学。2007年赴日本四季剧团交流学习。2008年曾获上海市教委“和谐之声”独唱金奖。在理论研究方面,在核心期刊发表过《音乐话剧中的音乐》、《演员怎样进行声音训练》、《“打开”音乐剧声乐综合教学的多项层次》等多篇专业论文,独立承担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获得业内一致好评。担任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音乐剧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主要负责人,主编《音乐剧参考图书索引》(合著)。

选择空乘专业,名校就业双保险计划!
预约报名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考生姓名: * 出生日期: *
手机号码: * 备注信息:
家庭住址: *  
  请确保您所填写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初审后,招办会通知您来校参加面试体检。
     

国内外航空公司指定空乘培训基地,入学即签订100%高薪就业协议 马上预约2020年面试体检申请!